2020-10-20

經濟日報社論/深圳經改2.0版的觀察與應變

2020-10-20 經濟日報社論

中國最近宣揚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,又推出打造深圳為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先行示範區,再向市場化邁進,可視為經濟特區升級2.0版,所衍生的影響值得注意。

中國大陸在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,設立深圳、廈門、珠海及汕頭等四個經濟特區。深圳一枝獨秀,在2019年GDP總值達到3,900億美元,遠高於其他三個經濟特區的總和2,100億美元,也超過香港的3,700億美元。深圳人均GDP則為29,500美元,甚至已超過台灣,不但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成功的亮點,與全球經貿特區比較,深圳表現也是最突出。

在改革開放初期,深圳仍然以來料加工的勞力密集、低附加價值的製造業為主,而後逐漸朝向高附加價值產業及多元化發展,目前以電子通訊、生物科技、新能源以及金融業為主,多家著名企業包括華為、騰訊、富士康、中國招商銀行的總部均設在深圳。

深圳毗鄰香港,較中國其他特區具有獨特的優勢。深圳利用香港是國際重要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優勢,吸引外資及引進技術,提供絕佳的條件。在改革開放初期,與其說香港是中國與世界連結的窗口,不如說香港是深圳與世界連結的橋梁,創造了深圳發展的優越條件,也促成香港的榮景。

雖然深圳成長速度驚人,但科技水平仍不夠高,而且深受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衝擊,不少外資企業撤離,經濟大受影響,發展已出現瓶頸。中國此次在深圳率先推出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,科技創新環境,以及推動數位貨幣的措施,可以預見深圳將是中國「十四五計畫」的核心,未來也將是中國為降低美中貿易戰衝擊,重組紅色供應鏈的主要據點。

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,也會對香港產生影響。香港是中國制度和世界制度連結點和緩衝區,當兩個制度差異愈高,香港的價值也愈高。如今中國逐漸和西方接軌,香港的重要性也開始降低。港版國安法及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也衝擊到香港;未來深圳在更為市場化、制度化及金融化下,香港的地位會進一步受到減損。

中國對深圳大幅加碼,對於台灣也會有所影響。近來香港局勢不穩定下,動盪香港的經濟地位,台灣一直期望可以順勢承接並取代部分香港的角色,深圳的新政策對台灣當然會形成競爭。

雖然深圳示範方案內容涵蓋廣泛,但未來究竟能落實多少,以及中國在一黨專制政治結構不變下,外界仍對於深圳這種小開小放的效果存疑,深圳能否成為中國下一階段改革開放的亮點仍不確定。

台灣過去將在台灣加工出口的模式,成功複製到中國,在台灣、中國、美國三角貿易互補下,創造了三贏的局面。不過在中國生產成本高漲,經濟成長轉軌,強調自主創新及在地化生產下,台灣在大陸的角色逐漸淡出。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下,美中台三角貿易關係受到嚴重扭曲;再加上美國急欲將美國供應鏈與紅色供應鏈脫鉤,未來深圳示範區將是未來中國與美國對抗的一重要關鍵點。

兩岸產業雖然已經由垂直分工轉為水平分工,由互補變為競爭,台灣應該積極面對挑戰。而在美方強力主導下,台灣現階段策略幾乎完全是向美國傾斜,全力加入美國體系供應鏈,並與美國形成策略聯盟。

反觀台灣目前對中國產業發展不但疏於了解,更急著與紅色供應鏈脫鉤,與中國劃清界線,這種一面倒的策略,不但不正確而且風險偏高,台灣其實沒有本錢放棄中國市場。台灣應就兩岸產業發展態勢做一盤點,不和中國進行量的競爭,而是強調質的精進,追求互補性;並維持可以被中國需要,但不會被中國要脅的實力,才是務本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