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4-08

經濟日報社論/正視美保護主義對台衝擊

2021-04-08 經濟日報社論
美國總統拜登。(美聯社)
美國總統拜登。(美聯社)
 

去年底美國商務部初判台灣多家業者(建大、南港、泰豐、正新等)高額「反傾銷稅」(52.42~98.44%)之後,業者已聯合對美提出說明,希望以「價格監管」替代「反傾銷調查」,但美方今年3月已發函否決提議。南港輪胎等業者持續與美溝通,仍遭到否決,決定不再從台灣供貨美國,是「不得不為的決定」。

 

美國針對反傾銷案件的裁定,分成兩個階段:首先是商務部針對傾銷或補貼的程度作出調查、訂出懲罰稅率;但這個階段又分成兩個步驟─初判和終判,初判之後會請案主提供資料說明,作為終判的參考。本案目前正由第一步驟走向第二步驟。若商務部5月做出「成立」終判,就會由美國「國際貿易委員會」接續就美國產業是否受到「實質損害」或「有實質損害之虞」作出決定,結果會在6月底確定。若兩階段都成立,反傾銷稅才會確定課徵。但顯然業者已認定「法網難逃」,所以準備以「停止從台灣對美供貨」作為因應。

 

我們同情業者的困境,對這種國際趨勢感到不安,更對台灣經濟的前景感到憂心。去年2月,美國商務部表明,要對所有低估匯率、進行產業補貼的國家展開報復,並在去年底就越南低估匯率和非法伐木做成木製品輸美持續調查,威脅施加反傾銷稅,這些發展都讓我們對保護主義進一步惡化憂心忡忡。雖然美國已換了拜登政府,但在民粹高漲的大環境下,似乎難以對川普政府的乖張作為立刻收手;因此,美方悍然拒絕南港輪胎等企業建議,且最終讓反傾銷案成立的機會頗高,業者選擇調整對美國出口的供應地,是合理的反應。

 

業者要停止由台灣出口,當然可以迴避被課徵反傾銷稅產生的劣勢;而此案中同被調查的越南廠商,都沒有被判定傾銷,似可成為替代台灣出口的生產地點,而這大致也是台灣輪胎廠的因應之道。但可以想見,由越南生產對美出口,可能很快也會面臨類似狀況,因大量企業自中國大陸移往越南的結果,已將對美貿易問題轉移到了越南,美國當然會緊盯越南出口。最後可能必須轉往墨西哥設廠,藉由「美加墨協定」的免關稅優勢來迴避風險;但即使台商有能力如此調整,對企業而言也要負擔極大的調整成本。這也顯示,和美國沒有貿易協定的東協各國(高成本的新加坡除外),未來可能無法成為台商替代中國大陸的投資地點,必須早作競爭策略考量,以免到時候臨時抱佛腳。

 

更讓我們擔心的是,台灣的傳統製造產業,由於沒有像半導體等資訊產品有「資訊科技協議」(ITA)的免關稅加持,原來就面臨愈來愈嚴重的貿易障礙─CPTPP、RCEP都已經或即將撤除成員間的關稅,加上美國保護主義升高,濫用反傾銷和平衡稅下,會迫使愈來愈多的傳統產業因競爭困難而陸續撤出台灣,轉往上述兩個貿易協定的成員國去求生,這對台灣將產生雙重的經濟效果:一是傳產廠商愈來愈少,產業分布的不平衡益發嚴重、風險更高;二是停留在台灣的傳產因競爭乏力、難以提供較高薪資,低薪狀況更難以改善,產業間所得分配不均的現狀將更加惡化。這不是政府動輒以「出口暢旺,無貿易協定不影響出口」的說法,就可以解決問題的,並會以政治和社會代價來承擔施政缺乏效能的後果。

 

要避免上述問題,還是必須設法盡速簽署CPTPP和RCEP兩個高難度的貿易協定;但政府看來還是在光說不練,立法院應該代表人民,要求政府每季公布推動進度,讓政府「以行動代替心動」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