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7-21

經濟日報社論/大陸成長空前減緩 留意政經效應

中國大陸受疫情嚴重衝擊,第2季經濟成長比第1季下降2.6%,較去年同期僅成長0.4%。歐新社
中國大陸受疫情嚴重衝擊,第2季經濟成長比第1季下降2.6%,較去年同期僅成長0.4%。歐新社
 

中國大陸今年4、5月受疫情嚴重衝擊,第2季經濟成長比第1季下降2.6%,較去年同期僅成長0.4%。這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差的表現,也是28年來的首次萎縮。今年第1季GDP成長還有4.8%,第2季如坐雲霄飛車般往下降,如此要達到今年設定的5.5%目標,幾乎是不可能了。

在這兩個月,上海封城,無論是投資、消費、進出口等經濟活動均受到極大限制,從全國橫向來看,上半年各地區生產總值絕大多數都保持成長,上海則下降5.7%最為顯著。

上海為首的長三角,是中國經濟的龍頭,不只是附近的杭州、昆山等高科技業集中區,上海附近的港口也因疫情積壓大量貨物,航運業務無法正常運轉。過去上海多年來均保持相對穩定的正成長,僅有新冠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上半年,當時降幅為2.6%,也明顯小於此次的5.7%。

不過好消息是,最糟糕的情況已過去,6月份的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3.1%,扭轉了5月下降6.7%的局面,工業增加值也成長3.9%,這些都和疫情過去、封控放鬆有關。壞消息則是,由於經濟成長放緩,失業率升高,過去十年以來,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有1,000萬人,還有從農村進入都市的大量農民工,經濟減緩,就表示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,社會動盪可能性大增。截至6月失業率為5.5%,接近中國自2018年開始報告失業資料以來的最高水準,在16歲至24歲的求職者中,失業率更翻了三倍,達到19.3%。

目前政府祭出的新刺激景氣措施、特別是基礎設施計畫,其實效果有限,過去最有效的方法是房地產,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占到17%,可是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銷售竟然下降了51%,前所未見,而且房地產正是金融定時炸彈的源頭。

由於部分企業拿著房屋建設的資金做了其他投資,房地產負債太高,當局推出三條紅線限制炒房,這反而將整個行業推入債務漩渦,新房價格多年來首次下滑,動搖消費者的信心。

絕大多數的白領階級將家庭儲蓄投入到預購的分期付款之中,但因為對交房延期和房價下跌感到不安,愈來愈多的購房者正在拒絕支付抵押貸款。6月底,停貸風暴先在江西爆發,爛尾樓的屋主率先行動,並通過網路傳播,得到了類似處境的屋主們響應,目前涉及22個城市中235個項目的購房者,已經決定停止支付抵押貸款。

其實大家都有共識,放棄清零是最有效的經濟刺激計畫,若不改變政策,中國將難以達到經濟成長目標,但是習近平卻堅持清零不鬆口,而且還要維持原來定的成長目標。雖然總理李克強每次講話都提「經濟形勢嚴峻」,幾乎不提「清零」二字,可是仍然改變不了清零優先的政策。日本野村證券估計,截至7月18日,中國31個城市的2.47億人口都處於某種程度的封鎖狀態,占全國人口的約五分之一,占全國GDP的25.5%,比起上一周,受封鎖影響的城市數量增加了近兩倍。

根據計算,今年下半年經濟至少需要成長7.8%,才能保證全年5.5%達標,但要實現7.8%的成長速度,難度相當大,加上今年下半年,又是中共20大,經濟難題與政治變局,兩者夾纏不清。

這是個危險的轉捩點,過去30年,中國經濟從未衰退過,這是拜堅持改革開放、政治鬆手之賜。經濟有其自然規律,但是如果要用政治手段揠苗助長,只會造成下一階段的問題;未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,是否將成為常態,中國經濟如果無法成為全球成長引擎,這是大家在研究今年下半年經濟時,所應該深思的。